在黑龙江科技大学,有这样一群人,逆向而行、自找苦吃。在校生自找苦吃,在大工程、大实践氛围中长本领、增才干;毕业生自找苦吃,就业时到基层、到矿山,到艰苦一线落地扎根;教师科研团队自找苦吃,把论文写在百里矿山,把项目做到千尺井下,在解决地方煤炭行业卡脖子问题上勇于揭榜,奋力攻关。
走进黑龙江科技大学,揭晓学校师生“自找苦吃”背后的答案。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一所学校的奋斗发展史对师生来说是最有感召力的教科书。黑龙江科技大学始建于1947年,是中国创建的第一所矿业类院校。学校的奠基人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广州起义、省港大罢工组织指挥者之一,新中国能源工业和煤炭教育的开拓者,无产阶级革命家陈郁同志。陈郁同志的夫人袁溥之是黑龙江科技大学首任校长。建校之初,最急迫的任务就是为解放战争能源保供提供管理和建设人才。陈郁当时提出“火车开到哪里,煤炭就供应到哪里!”的口号。但办学之苦难以想象,学校几乎是无师资、无校舍、无资金的“三无学校”。陈郁和夫人亲自参与教学,“三人办学”的佳话由此而来。除此之外,边疆办学之苦、东北严寒之苦、匪患袭扰之苦接踵而来。即便如此,学校仍然为煤炭生产一线名管理和技术人才。后来,从这所学校走出了一大批服务煤炭行业的专门人才,为区域经济和能源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煤炭工业的脊梁”“矿业工程师的摇篮”等美誉是学校办学成效的真实写照。这段辉煌创业史已凝结在校史馆一张张老照片和一声声讲解中,也浓缩在一堂堂新生入校教育的课堂上。红色故事感染莘莘学子,以苦为荣照亮精神谱系。
就业,是学生的幸福线、社会的稳定线和学校的生命线。黑龙江科技大学因其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就业工作还要面临地处边疆、欠发达地区办学以及面向艰苦行业就业等多重挑战。
学校通过校史教育与择业教育相衔接,建立了校内各部门协同的全员就业工作体系。从管理人员、专业教师、辅导员到学生自身都去参加了,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并高效运行。同时,学校充分的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基层就业、艰苦行业就业典型选树及朋辈引领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自找苦吃”。
“我就是要自找苦吃,到矿上以后,哪里最艰苦我就到哪里去。”黑龙江科技大学资源勘查专业2023届毕业生刘飞说。这位00后阳光男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分到龙煤双鸭山东荣三矿后,他主动申请到基层去,到艰苦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学校2014届毕业生王海默扎根龙江煤炭行业,现为龙煤七台河矿业有限公司技术副区长,2023年他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像刘飞、王海默这样“自找苦吃”的毕业生在黑科大不在少数。正因为如此,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单位”“教育部100个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等荣誉称号。
上世纪末,受办学地域限制,学校招生及人才引进面临挑战,学校处在生存发展的十字路口。当时学校领导班子抢抓历史机遇,果断决策:到省城办学!为学校的未来突围!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这是一条非同寻常的迁徙之路,这更是一次跳出舒适圈的自找苦吃!
没有土地怎么办?千方百计、多路出击,搜集省城闲置土地及有合作意愿信息。从企业找到学校、从江南找到江北,前五次合作协商均告失败,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与一家公司达成购地协议。
没有资金怎么办?成立融资小组,跑各大银行、跑信贷机构、跑政府机关、跑个人捐助,甚至跑典当平台!教师学生踊跃捐款、慷慨解囊,终于凑够了首批购地资金。
没有校舍怎么办?成立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定规划、定工期,日夜加班、马不停蹄,克服、北方工期短等困难,从开始筹建到新校区正式投用,7500名新生顺利入住,用时仅1年零4个月。
两地办学怎么办?为实现新旧校区协调发展和顺利过渡。哈尔滨-鸡西两地需同时办学。几乎全体教师家都在鸡西,但要在哈尔滨工作。教职工每月最多乘坐一次通勤大巴往返两地,车程至少七个小时;还有一批人走水路坐船上班,因为学校地处松花江北岸,当时过江通道少绕行距离长。坐船上班看似惬意实则艰辛,等船和航程也要近一小时。有教师把两地通勤故事写成诗歌“大金龙(通勤大巴俗称)我爱你!”这首诗如今在校史馆内循环播放,成为那段峥嵘岁月的永恒记忆。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多年办学实践中确立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方法的理念。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构建了科教、学科、专创、产教“四融合”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自找苦吃”作为重要一条贯穿始终。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劳动也最辛苦!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教育培训全过程,因地制宜开展劳动育人。冰雪北国,美不胜收。但冬季清冰雪却是大问题。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建校之初就定下了“以雪为令、雪停路净”的规矩。几十年过去,从鸡西到哈尔滨,一路走来,规矩不变,现在仍是科大学子的自觉行动。雪后的大学校园,处处可见大学生冒凛冽寒风、挥铁锹扫帚清雪的场面。
学校工程训练中心是“大工程”教育方法的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在这里,学生们磨小锤、车蜡台、焊零件、操数控,干得热火朝天。这对工科学生是常规操作,但特别的是,在这个地方进行工程技能训练的是包括文管类学生在内的全体在校生;在学校占地近8000平方米的国内最大的地下虚拟矿井里,巷道曲折、寒气袭人。这也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实习实践平台。一入科大门,就是科大人,即便将来不干矿,但要了解矿业特点、体验矿工艰辛,只有身受方能感同。
在学校体育场看台下面建了一圈临时用房,校内称之为“周转房”,由于坐落在看台底部,房子内部呈一面坡楔形格局。就是在这样狭仄的空间里,电气学院教师邓孝祥依然率领他的学生团队,在国家级电力电子竞赛中屡创佳绩。
合作企业给黑科大学生的评价中,“踏实、肯吃苦”成为高频词。学校鼓励吃苦和学生自觉找苦同频共振。
为满足传统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组建了龙煤学院、智能建造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合作不是新概念,而直接面向艰苦行业甚至危险行业办学是其最突出特点。
龙煤现代产业学院实行“3+1”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学生前三年进行理论课学习,大四学年利用一整年到龙煤集团顶岗实习。拜现场技术人员为师,下井升井、罐笼矿灯,这些对00后大学生是一个艰巨考验,他们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苦。尽管如此,仅2023年,学校就有近300名毕业生奔赴龙煤集团所属四个矿业集团工作。
“大情怀”要有“小切口”,这个切口就是鼓励学生到基层、到产业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自找苦吃”。黑科大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将其固化为制度,打造成体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学生的苦干实干为他们自己赢得了尊重,也为学校带来了荣誉。目前,国家煤科总院沈阳研究院30%左右的科技与管理骨干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国有及地方煤炭企业70%左右的技术与高层管理骨干也出自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校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示范高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20余项国家级和80余项省部级荣誉。
只有敢于自找苦吃的老师才能带出自找苦吃的学生。学校有一大批教师在矿山生产一线当先锋表率。他们深入企业搞科研,实打实解决企业需求。
“咱们的采掘工作面咋样了?甲方提出的月产6万吨目标到底能不能够实现?”这是学校博士生导师刘永立教授在病榻上的焦急询问。刘教授是国家安全生产及救援专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也是黑龙江省首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刘永立教授多年致力于矿山应急救援、灾害防治及智能化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他问的内容就是有关于“揭榜挂帅”项目,该项目旨在攻克省内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这一卡脖子难题。项目总合同额1.2亿元,是学校建校以来经费最多的两个科研课题之一。刘永立教授组织了全国14家单位协同攻关。目前项目已接近收尾阶段,前期已完成装备地面试车及井下工作面试采,试采产量超过合同指标近70%,正在为进一步上产量、破纪录冲刺。但在一次井下巡检中,刘永立突感腹部不适,诊断结论为小肠大面积血栓,已经坏死,必须全部切除。周围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样一个身高一米八十多的乐观豁达的汉子,生病前一天还在出差。他率领项目团队近百名师生年平均下井1000多人次。建设了极薄煤层智能开采管控平台,研发了煤矿火灾防治与重大灾害监测关键技术。相关成果已在省内外十几个煤炭企业推广应用,为地方节能增效4亿多元。
“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待花期”。扎根基层苦、边疆办学苦、高危行业更苦!但这些苦可以磨炼意志、增长见识、历练本领、塑造品格。黑龙江科技大学这群人就是靠着这股自找苦吃的精气神走到今天,也将靠这股精气神走向未来!
“更名不改姓、迁校不拔根”是黑科大师生的口头禅,“不改姓”指的是不改办学宗旨和矿业特色,依然要百里矿山寻宝藏、千尺井下写忠诚!“不拔根”指的是永远保持奋斗姿态、传承办学精神,核心是四个大字:自找苦吃!(高志刚)
上一篇: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